三千三百九十八章 “大考”前的“预演”(2 / 2)

军工科技 止天戈 221 字 1个月前

能就这么展示给专家组看,太平面了,还是要多举一些例子,多展望一些未来,这样更加生动一些。

比如,在能源领域,我们可以研究如何利用这个新元素开发更高效、更清洁的能源技术。

在电子信息领域,我们可以研究如何利用它的电磁性质开发出更先进的电子设备等等。”

“这个想法很好!”坐在吴浩左手下座的张俊击掌称赞道:“这样一来,我们的报告就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了。”

“不仅如此,”秦教授补充道,“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平衡新元素的开发与应用之间的关系,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。”

“对,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。”

吴浩点头表示赞同:“我们不能只追求科技的进步,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。我们要做的,是寻找一个平衡点,让科技真正为人类带来福祉。”

会议室内,气氛热烈而紧张,每个人都沉浸在对未来的设想和讨论中。

他们知道,这次考察不仅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验,更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。
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们加班加点,对新元素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。

他们不断完善报告内容,力求将新元素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终于,在一天清晨,一支由多部门、多领域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抵达了安西。他们由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,包括物理学家、化学家、天文学家等。

能够看得出来,国家相关领导对于他们的这次发现非常的重视,要不然也不可能兴师动众,组织了这么多专家前来。

吴浩从来不认为这么多专家来是为难他们,不管是检验还是考验,其实都是为了帮助他们。

说白了,这是国家在给他们把关呢。

只有经受住国家的检验,才能够有底气面对来自国外的重重质疑。所以国家这次派来专家领导小组前来检验这一研究发现成果,其实是在给他们做预演和准备呢。

这就像是高考之前的众多模拟考试一样,只有模拟考试更加严格,这样等到进入真正的考场后,考生们才不会怯场,应对自如。

所以,吴浩才会如此下力气让刘启明和秦教授他们认真对待,不负相关领导的一片苦心。

&nbi. &n &n yifan.

shuyue. ep. &n &n

&n zhuike. &n 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