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:计划没有变化快~(2 / 2)

就要考试了。

他们书院已经停课了,妙妙的兄长也回了老家,准备最后的冲刺。而妙妙正是回家陪母亲,一起照顾兄长。听说是妙妙手艺很好,打算做些好吃的。给她兄长补补。

孙有意查到原因之后,去禀报了秋静姝。秋静姝虽然对妙妙和顾念渊,还要这么亲密的相处。嫉妒不已,心里已经把妙妙千刀万剐了。

但是她对顾念渊却是真心实意的,秋静姝也想到顾念渊的确,快要考试了。

眼看夏天就要过去了,等到立秋过后,就是秋闱了。“秋闱”在各州各郡举行,凡本省生员与监生、荫生、官生、贡生,经科考、岁科、录遗合格者,均可应考,考期在八月。

在大夏朝,每两年一考。连续考三天,不能出考场。吃住出恭都在考场内。考试后,半个月出榜。成绩挂在知州府的“八字墙”偏右一侧。

考中秀才的考生,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下一场考试。觉得水平不够的考上也可以,来年再考。考举人的考试,地点就不再各州各郡了。

第二场考试地点一般都在,各省省城(包括京城)。也在八月,只不过在八月末。而这次考中的就可以称为“举人”,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。

会试则是在来年春天,那都是之后的事了。现下,最重要的还是顾念渊的“秋闱”。古人对科举的看重,不亚于高考的重要性。甚至比高考还要重要,毕竟这是平民改变阶级的唯一办法。不说考中举人,就是考中秀才,已经算是有了功名。

已经脱离了平民阶级,进入了士大夫阶层,见了县令就不用跪了,可以自称学生。秀才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,不仅可以免税,家里人更是不用去服役。

古代的服役可是一不小心就要了人命的,只这点,就让多少人对考取功名趋之若鹜。家人,更是对此看中的不行。

秋静姝虽然一生下来,就是高高在上的贵人阶级。她对这种小事不是很在乎,但是她却知道顾念渊没有功名,父亲更不会同意,自己和他在一起。

所以,秋静姝也知道这次考试的重要性。心中再怎么妒忌,但是怕因此乱了顾念渊的心。万一,再影响顾念渊的成绩。

因此,秋静姝也只能压下心中的愤懑,把自己的计划搁置。打算等顾念渊考完试,再一并和顾念渊算账。

而妙妙本来没想过做这种事,但是她去找顾念渊说这事的时候,无意间碰到了肖阳。肖阳除了想借此机会,和妙妙多说一些话,也是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