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.燃烧的伊斯特尔河(十一)(3 / 3)

爆弹药堆放点。这些人由熟悉地下管道的市政工人带队,往往令提坦斯防不胜防,大吃苦头的提坦斯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些极为繁忙的地下交通线,迅采取对策,在下水道出口的井盖设置哨所,一听到动静就开枪或者射大量攻击术式,并取得了一些进展,但依旧不堪其扰。现在,他们要用芥子气来清除“叛军臭虫”了。

这还远不是最有效的手段,地道四通八达,只要封闭特定区域将毒气隔离开,叛军还是能绕路进行袭扰。为了更有效的封锁地道,防卫军少校、警察中校保罗.奥托.盖伯尔正指挥士兵将一个个瓦斯罐从马车上卸下来,一些工兵将地道口填埋起来,只留下能伸进几根管子的缝隙,几个魔法师正在检查之前留在地道内的火焰术式回路。

瓦斯生器,防卫军最新研的巷战兵器。原理极其简单,将大量易燃瓦斯气体灌入地道或下水道,当瓦斯达到需要的浓度后动火焰术式引爆,利用连锁爆炸、高温燃烧和真空效应实施三重杀伤,顺带还能清除地道里的毒气。其威力对地道内的一切生物来说都极具毁灭性,维登布鲁赫中校曾亲眼见过这种武器试验后的场景,猫、狗、老鼠、人类全部被炸得面目全非,尸体像信封上的邮票一样黏在墙壁上的场面令他难以忘怀。

看了一眼正在忙活的人类,中校再次掏出笔记本和钢笔写到:

“……毫无疑问,重炮的近距离炮击能快清理据守在建筑物内的守军,拥有厚重装甲和履带式底盘的重型迫击炮、突击炮在巷战中有难以估量的价值,几乎无需任何战术,一炮就能在瞬间拆除一栋大楼……攻占一片瓦砾要比攻克藏有大量敌人的废墟轻松得多。但城市巷战中,装甲车辆转弯困难,极易遭到来自上方和后方的燃烧瓶或炸弹攻击。因此除了步兵之外,最好还能配属装备机关炮的小型装甲车辆或自行高炮协同作战。另外,巷战中对射击精度要求大幅度下降,射高、携弹量、体积小的冲锋枪在这种环境更能挥作用。自动步枪太长,3o弹夹容量也太少……如果能开士兵无需探出脑袋和身子,就能观察、瞄准拐角或墙另一侧的敌人,对其开火的辅助设备……”

中校的钢笔在纸张上出“沙沙”的声响,不远山顶上的王宫在一声哀鸣中坍塌,浓烟滚滚的维高多大厅在做最后的挣扎,安德拉希大街堆满瓦砾、弹痕累累,连接两座城市的大桥塌落在伊斯特尔河中……所有一切都象征着经历惨烈战斗后,圣伊斯特万共和国与其都的毁灭,昔日伊斯特尔河上的明珠还在燃烧,即将成为废墟的城市、城市的废墟。

“反正二十年内,这片土地不可能得到重建。”

维登布鲁赫中校用近乎怜悯的笔调写到。未完待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