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再召唤(2 / 2)

扫全亚洲的华夏第一战神。

此战之后,就连吐蕃战神论钦陵也十分忌惮他,再也不敢发兵侵扰韩思忠守卫的安西,后来也只好把战线转移到吐蕃东部的素罗汗山。

也正是因为韩思忠这样的战神,才有了武周王朝受到万国纪功颂德的局面。694年,大战宣告结束,各国的元首们齐聚神都洛阳为武周建立象征世界之巅的“大周万国颂德天枢”,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。武周能有如此辉煌的时刻,韩思忠绝对是功不可没。

“叮,第五人,吴玠,统帅95,武力89,智力82,政治78。”

吴玠早年从军御边,抗击西夏。而后起领兵抗金,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,两兄弟俱是位于七王之列。

而这七王,则代表了抗金之时著名的七个将领,其中,韩世忠为蕲王、刘安世为鄜王、张俊为循王、岳飞为鄂王、杨存中为和王、吴玠为涪王、吴璘为信王。

吴玠曾多次抗击西夏入侵,又参与镇压方腊起义,再破“河北贼”,在军中初露锋芒。

在抗金的战争中,吴玠受统制官曲端之命,率前军大败金兵于青溪岭。后又奉命东进,收复华州。

后来,吴玠又击斩宋江余部起义军首领史斌。富平之战时,吴玠领军力战金完颜宗弼部。战后又整编残部,扼守和尚原。并且在绍兴元年至绍兴四年间,于和尚原之战、饶凤关之战、仙人关之战中屡抗金军,保全四川,史称“微玠身当其冲,无蜀久矣”。

吴玠行军作战时遵从孙武、吴起之战法,只谈远略,不求小利,因此能每战必胜。

他统御部下严明而有恩惠,常常虚心询问、接受意见。吴玠虽身为大将,但能听取最下层的士卒的想法,因此士卒们都乐意为他拼死效命。吴玠选用将佐时,只视其功劳高低,不为亲朋故旧或权贵而徇私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