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5章 家和万事兴(2 / 4)

外科教父 海与夏 214 字 3个月前

关系,夏院长搞一个三博精英计划,这个计划分三部分。

将医院的一些比较另类的天才年轻人全部送往外科研究所,跟着杨平学习;将35岁以下的年轻博士送往世界顶级医院进行专科培训,培训时间在三到五年;将35岁以上50岁以下的技术骨干送往世界顶级医院进修一年。这项计划已经开始执行,而且进展顺利。

各种抽血、彩超这些基本检查都做完,母子一切指标都非常健康,杨平和陈小乔约好下一次的产检时间。

产检完,杨平陪小苏在医院走几圈,散散步,聊聊天。

听说杨平现在要参评诺贝尔奖和院士,小苏心里十分开心,他知道自己老公是天才中的天才,成为院士是迟早的事情,而获得诺奖也是有可能的。

可是没想到居然出成绩的速度这么快,现在要参评诺贝尔奖和院士。

这可不是评个什么职称或者参评杰青,而是参评院士和诺贝尔奖。

对于杨平的工作,小苏都是全心全意支持,他让杨平放心工作,不用担心她和宝宝。

刚刚逛一圈,方主任打电话给杨平,邀请杨平一起去ICU看肝包虫病的患者,这个患者因为脓毒血症休克昏迷已经住进ICU。

小苏也该回去休息,她吩咐杨平早点回去吃饭,杨平送小苏过天桥到小区门口,然后直奔ICU。

——

肝包虫病的患者是个大一的女学生,叫做蒋丽,才二十岁。

她还没来得及做手术,突然更大的包囊破裂,引发严重的过敏性休克,陷入昏迷,如果强行做手术恐怕会留在手术台上,方主任断然不会做这种事情,只好把病人转入ICU,然后再跟杨平商量。

杨平来到ICU,方主任已经提前到达,患者的状态确实很差,血压一直不稳定,经过抗休克治疗后,刚刚上升一点又往下掉。

“本来有感染性休克存在,现在包虫的囊肿继续破裂,引起严重过敏性休克。”

ICU的主管医生介绍说。

杨平看了看CT片,这种情况靠内科手段很难治疗休克,必须用外科手术进行清除病灶,把所有包虫和包虫侵犯的肝组织、已经破裂的囊包、流出来的囊液等等全部清除,然后把健康的肝组织做自体移植。

“要是做手术,能够下台的机会估计最多两成。”方主任知道这个利害关系。

“家属很积极,经济条件算一般,但是兄弟姐妹多,而且挺团结的,他哥哥昨天来过,说要尽最大努力,昨天他们兄弟姐妹一共凑到六十万,说等下送来交。”ICU医生说道。

方主任点点头:“那还可以。”

有时候钱还真能买命,前不久ICU一个严重肺部感染的老人,老人儿子面临艰难的选择,如果要治疗,要使用ECMO,而且要上大量自费进口药,费用大概得两百多万,这两百多万大部分自费,而且即使花了两百多万也很可能救不回来。

老人的儿子几天几夜没睡觉,最后被迫放弃,他是普通家庭,要拿两百万,只能卖房,如果房子卖掉,什么都没有了,他带着老婆孩子以后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,经过再三权衡后,儿子只能放弃父亲。

在ICU经常上演这种残酷的剧情,医生已经见怪不怪。

“家属对病情理解吗?”方主任又问道。

如果碰上不讲理的家属,到时候费九牛二虎之力,万一没抢救过来,家属追着闹事,那就是费力不讨好,方主任不得不面对这些现实。

“经常来的是她哥哥嫂嫂,反正她哥哥嫂嫂看起来比较通情达理,尤其是嫂子,有点不一般。”

ICU医生跟患者哥哥嫂嫂接触过很多次,比较了解。

“安排个时间,我跟他们家属面谈,现在这情况不手术根本没希望,做手术还有一线生机。”方主任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