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给朕一个不杀你的理由(2 / 3)

大明烟火 阳光下写字 323 字 2022-11-05

经废除了丞相,蛇无头不行,没有了丞相的文官不过是一盘散沙,如何能够专权?”

不得不说,老朱吸取前宋文官大权独揽的教训,使出废除丞相这一招,是非常高明的。但是他却忘了,他能够轻松的处理数量庞大又繁杂的政务,但是却不代表他的子孙就能够同他一样将这样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。

或许朱标可以和他一样胜任,毕竟这几年的政务几乎都是朱标在处理,他也是已经习惯了。但是朱标之后呢?那就不一定了。

韩度赞同的点头,回道:“没有丞相,文官的确是不能够拧成一股绳,一盘散沙的文官对于大明的确是构不成威胁,皇上废除丞相此举,的确是圣明无涛。但是,皇上难道忘了科举了吗?”

“科举?”老朱十分不解的问道,“科举取士,能有什么问题?”

韩度正色回道:“科举取士,为国选拔人才,当然没有问题。但是将科举的内容限定在四书五经,那就有问题了。”

“皇上也是饱学之士,应当知道读书除了需要勤学苦读之外,其实也是有着一些技巧的。”

这些东西老朱自己也有感悟,他自然知道韩度说的没错。

“而这种技巧,往往都会掌握在文官手中。他们都是苦读四书五经出来的,对于其中深意都有着自己的见解。若是有个人能够得到他们的指点,那必然能够在科考上少走无数的弯路。而若是有人将这些东西集中起来,成立书院,进行统一传授。那么皇上以为,数十年之后,除了这些文官的后人之外,还有别人能够高中的么?”

老朱的语气顿时变得不善起来,有些恨恨的说道:“如此一来,他们岂不是垄断了整个官场?”

没错,大明官员都是进士出身,只要垄断了进士的名额,那么将来不管朝廷选出来多少官员,都是他们的人。

当然,世事无绝对,这世上还是有着天纵奇才,可以靠着自己就可以从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。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,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。至少,改变不了文官专权的大局。

猛然间,老朱死死的盯住韩度,沉声问道:“你书院的学子每次都高中进士无数,是不是就用的这个办法?”

韩度闻言无奈的叹息,说道:“首先,那不是臣的书院,那是皇上的书院。皇上是书院院判,是书院所有学子的先生。其次,臣既然知道此举危害极大、遗祸无穷,又怎么会在书院里使用?”

老朱这才想起来,他还是大明皇家书院的院判呢!而且,将来朱标也会成为新的院判,所以他的理由站不住脚。

老朱顿时放下心来,对韩度再也没有丝毫杀心了。韩度能够未雨绸缪,处处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,若是都还不能够信任的话,那天下就没有能够信任的人了。

“那你有没有办法,打破这些文官对科举的垄断?”老朱既然信任了韩度,自然开始询问起对策来。

韩度立刻点头,“有!”

见老朱期盼的望着自己,韩度继续说道:“既然四书五经已经被文官掌握,那要么完全摒弃四书五经,要么就增加新的科考内容。”

“完全摒弃四书五经?”老朱极力的打起精神仔细思量起来,片刻之后摇头,说道:“这不可能!科举考四书五经早已经深入人心,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学子正在埋头苦读。若是贸然摒弃,那是会出乱子,天下大乱的!”

韩度也知道完全摒弃四书五经是不可能的,正如老朱说的那也,天下人不会答应!这天下人还不仅仅是书生,还有着对书生寄予厚望的他们的爹娘,以及天下的百姓。

不要以为寻常百姓没有机会参加科举,就以为百姓不会关心科举了。恰恰相反,百姓对科举的关注度是最高的。哪怕是寻常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哪怕是童生试,每次科考的时候都会引得百姓津津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