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三章:往死里坑(2 / 6)

什么资治通鉴之类的帝王之学,或者是领兵之道,那么……你完了。

如今却不同了,朱棣要效仿的,乃是周朝的分封制,试图将朱家人,都派往海外就藩,给予他们钱粮和兵马,教他们在天下各处建立一个个据点,为将来大明抵定天下而服务。若是藩王们没有本事,不说被人所笑,而且也难免丢了宗室的脸面。

有了这伊王朱出宫学习为开头,也算是正儿八经地拉开了大明宗亲出海的帷幕。

最后朱棣道:“给朕好好地教,不听话,就狠狠地揍他,你医术好,打不死就成。”

张安世道:“是,臣遵旨。”

朱棣唏嘘着道:“张卿和太子一样,也是宽厚之人啊。”

一番唏嘘之后,又去探视了赵王一番,这才放下心,领着徐皇后一道摆驾回宫。

张安世则是在这留到了傍晚。

在确定赵王的伤口没有发炎,这才放心要走,赵王妃却拦住了张安世,非要张安世吃过了晚膳才准离开。

张安世很是无奈,只好吃了。

赵王妃没有吃,毕竟不能和张安世同桌,却是端坐在耳室的帘子后,和张安世说话。

据闻这位赵王妃,也是个厉害的女人,此时先是道谢,而后忧心忡忡地道:“殿下现在这个样子,也不知怎么办,他又犯下了滔天大罪,父皇一定不肯原谅,我命真苦,嫁给了赵王,本以为一世的荣华富贵,可谁料……殿下一时糊涂,非想跟他的亲兄弟分一个高低出来,结果如何呢……”

张安世心说,好家伙,果然是个厉害的女人。

尤其是那一句,要和亲兄弟分个高低。

这分高低,就等于淡化了和太子的矛盾。至于咬死了亲兄弟,当然是说,你看……这是真正的兄弟啊,亲的,打断了骨头连着筋。

张安世便道:“陛下已经恩准,让赵王殿下去海外就藩了,就和殿下的二兄一样。”

赵王妃听罢,更是唏嘘短叹:“这海外一定很辛苦吧。”

“是很辛苦。”张安世没有瞒着她,如实道:“那都是比琼州还要远的地方,怎能不辛苦呢?”

赵王妃似又要掉泪下来,熟练地取出了手绢准备擦拭眼睛。

却在此时,张安世道:“不过……这辛苦二字,也得分人,娘娘你想,这世上再辛苦,还能苦了王爷吗?宁王殿下,还有我那个兄弟,都来信说,无论是安南,还是吕宋,土地都很肥沃。尤其是宁王殿下,他现在已开始筑城了,前期是辛苦了一些,可后来,该建的也都建了起来,也给护卫的家眷们分了土地,如今又拿大量的粮产、香料,源源不断的和商行交易,兑换大量的武器以及京城的丝绸和瓷器、茶叶,”

“我听说,宁王的王府,占地比当初在南昌时还大。现在宁王在那儿,乐不思蜀……打算休整之后,继续进兵,征讨不臣。那吕宋,可是好地方,占地也大,人口极多,若是将来能全数拿下来,依着我看,这宁王殿下,必是天下最富庶的亲王。”

赵王妃皱眉道:“可宁王是宁王……”

张安世明白她的意思,便道:“当地的土人,战斗力都很低下,许多地方都只用青铜的武器呢。只要商行这边肯供应军需,只要稍有领兵之才,便可捷报连连!倒是安南人凶悍一些,到现在,还有不肯臣服的人,而吕宋等地的人温顺,再让儒生,教授他们的汉语,教他们四书五经,将来便是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。”

赵王妃依旧心怀顾略道:“打仗的事,殿下倒是略知一二,可是……教化……土人……”

张安世笑了:“我也料想到了这个情况,所以特意恳请了陛下,说明了情况。赵王毕竟是陛下的嫡亲儿子,怎么会不关照呢?陛下说啦,让赵王点将,朝中大臣,但凡与赵王亲近的,赵王拟一个名册来,到时都可一并带去。而且啊,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