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七章:升官发财(2 / 5)

胡广咬牙道:“我我。”

只是杨荣已背着手,扬长而去了。

可过了一会儿,杨荣去而复返,苦笑道:“我竟忘了,这是我的公房,好了,胡公……我有事,你……”

趋利避害!

胡广苦着脸道:“我不该上这奏疏……我……哎……我做个官,本该是光宗耀祖怎么就成了过街老鼠?”

杨荣道:“大丈夫在世,只需对自己交代,而不必在乎闲言碎语,若是当真有益天下的事,尽心去做,若是自以为不该干的事,纵万死也不可越过雷池。”

“胡公啊,你不必想着这些,只需想一想,你所上奏的事,是否有益于天下即可何必在乎人言呢?其实……我思来想去,看来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,才陷入这样的境地,说到底,是因为你什么都想要,一个人,若是什么都想要,往往什么都求而不可得,你要学会舍得之道,世上的事,本就是有舍有得嘛。”

胡广叹息道:“这样的大道理,我懂得比你多,只是”

“只是道理容易,可要做到却比登天还难,是不是?”杨荣微笑着道:“所以说啊,这就是你胡公的软肋,你终于还是落于下乘了。好啦,好啦,快去忙你的吧,总不能总在此,教我安慰你吧。”

胡广哀怨地看了他一眼,道:“哎。”

摇头,又是叹息,却依旧没有走的意思。

朱棣得了奏报,好像早就知道,文渊阁大臣们会上此奏似的。

不过对于此奏,他还是有些不满意,眉头拧起来,冷哼一声。

好一个趋利避害啊!

亦失哈看他如此反应,便关切地道:“陛下,莫非又有什么心事?”

朱棣道:“文渊阁的学士们,还是怕有人言他们的是非啊,终究还是摆脱不掉沽名钓誉四字。”

亦失哈道:“这·……从何讲起?”

朱棣道:“朕的意思,已经传达给他们了,他们的奏疏,也还算是合朕的心意。只不过嘛……他们还是扭扭捏捏,终究还是爱惜羽毛。这左右都督的事,倒是稳重,唯独张安世竟是右都督,所辖的,却是太平府、凤阳、淮安、安庆、池州诸府。”

“可那左都督……却辖制了南直隶人口最多,也数百年来最繁华的应天、苏州、镇江、松江诸府。朕若是记得没错,在张安世没有任太平府知府之前,左都督的所辖的诸府,无论是人口还是钱粮,都占了整个直隶的七八成以上。至于太平、凤阳诸府……与之相差甚远。”

古人以左为尊,张安世这个右都督,摆明着比左都督要矮一截。

这显然也是平衡的意思。

朱棣显得有几分不满。

于是亦失哈道:“想来他们也有苦衷吧……陛下,他们毕竟是读书人出身,能做到这些,已是不易了。”

朱棣点点头:“想来,这定是胡卿的主意。这个家伙……历来滑头,当初就和解缙相交莫逆。”

朱高炽目光一沉,死死地凝视着陈进。

亦失哈笑了笑道:“要不,陛下申饬一二。”

朱棣摆摆手:“不必了。”

亦失哈听罢,连忙点头。

朱棣又道:“明日……廷推左都督和右都督,这左都督和右都督,朕的意思是……但在布政使之上,该为正二品。”

布政使的情况很特殊,因为明初的时候,太祖高皇帝将布政使定为正二品,可后来,似乎觉得级别太高,于是在洪武十四年,定为正三品。

却又因为品级太低,接过到了洪武二十二年,定为从二品。

而到了建文皇帝继位,建文皇帝擅改祖制,便又将这布政使定为了正二品。

接着,朱棣起兵靖难得了天下,斥责建文皇帝擅改祖宗之制,便又将布政使定为了从二品。

可既然要显得这都督与布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