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一章(2 / 4)

我是董卓之子 风漩 4786 字 2020-06-20

在一起,而敌我双方的战阵同样交错,以身相博,比之江湖打斗还有民间乱斗,倒是少了单打,多了一份团队协作。

而阵法之妙就在于能把无序的力量集中于一点,还有团队的互攻互守,奇正虚实的配合,而兵法之精髓便在于以我之实击敌之虚。

再以迂回调动敌军分割敌军,以我之众击敌之寡,达到战略战术的双赢。

所以战阵在古战场的运用中,作用是很强大的,就如为将者,必上观天时,下观地利,中观人和,因为战争,本就是以人命在进行生死搏杀,一个决策的失误,不仅会全军覆没,还会动摇国之根本。

故孙武在著兵法十三篇时,首先提到兵是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望为将者慎之又慎。

这可不是大而论道,纸上谈兵谁不会说,但是一旦上了战场,就必须要敬畏生命,尤其是和你出生入死的同袍。

“赵云,可敢一战?”孙策大喝。

“有何不敢?”赵云提枪上战场,孙策大笑了一声畅快,同样进入战场。

一个白衣大将,一个名震江东,这才是一流猛将间的对决,而小霸王孙策,其勇猛程度,也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董杭依旧站在山坡之上,这里的视线极好,而豫州本就是一马平川之地,他能清楚的看到双方的胶着,还有大将之间第一次,又或许是此生惟一的一次对决。

因为为将者的出手,在真正的战场,那是引动全军勇往无前的气氛的,所以并不能像今天一样打的无后顾之忧。

他看到敌我两军的变阵,就如缠绕在一起的两条蛇,相互协同作战,连绵不绝。

那是根据对方的虚实做相应的变阵,如蛇,击首则尾至,击尾则头至,击中间,则头尾俱至。

战阵之妙就在于此……

而除了胶着的战阵,那就是几位大将的对决,这可是力量带来的视觉冲击,那为什么电视上演的古战场都有斗将,除了充分表现英雄主义,最主要的是让人看的热血沸腾。

今天也算是斗将吧,以点到为止的原则,为了避免双方的损伤,都说了是以礼战的。

董引和韩当最先退开,紧接着是成宜张横对程普黄盖,这四人在数十回合的交锋后也各自退开。

而战场之上,仅留下了孙策和赵云,斗到现在,同样有数十回合,可是他们还在打。

这次对决,百年难遇,那些超一流的猛将,要么是错过了时间,要么就是地域的问题,只是在历史上,从未有过对决!

这也是让孙策佩服的地方,因为孙策他们不奋斗,不冒险,将会在这乱世之中,无立椎之地。

可董杭董白,就算是不冒险,却可凭着西凉军的拱卫,此生必是高位。

这是起始点不同,但是前进的方向却在同行,最可怕的是,比你强的人和你一样在努力奋斗,甚至比你更努力,付出的更多。

“全军听令,礼战者无杀,却不得不胜。冲!”

这可不是毫无次序的冲杀,实际上是以战阵的方式,第一阵方阵。

这是一种攻击型的战法,也是古战场之上最常见的一种阵法,而一旦和敌军短兵相接,就会视对方虚实变阵。

实际上,这战阵已具备了迂回、奇正、虚实等特点,和真正的战场不同的是,这一次的礼战不用弓箭,不用兵器,但是哪怕不用这些,却也是大同小异。

因为战胜的决心不会变,只是由那些利器变为了真正的以身体硬抗。

方阵急步向前!另一边,孙策的两千人同样变阵,以圆化方,圆阵正是防守阵法。

而在两阵之侧,董引就是那个最好战的,他把大刀提在手中,催马入局,古时并无斗将,只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。

就如此刻……

“谁来?”